【导读】六盘水华图为您提供2025年贵州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更多关于2025年六盘水事业单位试题请关注六盘水人事考试信息网/六盘水华图官方微信公众号,参加刷题、模考、领取时政资料。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
355. 《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古代文学理论著作,由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
)
撰写而成。
A.刘向
B.刘昕好课程 好老师 好服务
66
C.刘勰
D.钟嵘
356. 成语“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均出自哪本文学著作:
A.《国语》
B.《左传》
C.《史记》
D.《战国策》
355.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
中兴元年至二年(501—502)间。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包括总论、
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部分。总论含上编的《原道》至《辨骚》五篇,明确提出文学
批评的根本原则,是全书的“文之枢纽”。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学论著,由于书中所论
多涉及文学创作,故现代学者又多视之为现存最早的一部用中文撰写的综合性的文学批评专
著。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刘向(公元前 77 年~公元前 6 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
省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中国目录学鼻祖。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
246好课程 好老师 好服务
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五经通义》。编订
《楚辞》,联合儿子刘歆共同编订《山海经》。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
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为主要特色,作品
收录于《刘子政集》。
刘勰(约公元 465 年~?),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沈
庄)人。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撰写《文心雕龙》,得到宰相沈约称
赞,授奉朝请,历任临川王(萧宏)记室、步兵校尉、太子通事舍人。《文心雕龙》引论古
今文体及其作法,与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并称文史批评三大名著,奠定了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钟嵘(约 468 年—约 518 年),字仲伟,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
长葛市)人,魏晋名门“颍川钟氏”之后。写成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全书
将两汉至梁作家 122 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隋书·经籍志》
著录此书,书名为《诗评》,这是因为除品第之外,还就作品评论其优劣。后以《诗品》定
名。
356.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画蛇添足”是一则寓言,后来成为一则成语,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
这则成语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狐假虎威”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狐假虎威原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
恐吓人。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鹬蚌相争”是改编自《战国策·燕策》中的寓言故事“鹬蚌相持”,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
厂 1983 年制作的水墨动画片;该片用水墨画的风格形式讲述了鹬鸟与河蚌争夺泥鳅,被河
蚌夹伤了,鹬鸟展开报复,双方斗智斗勇,鹬鸟最后被河蚌夹住难以挣脱,渔夫看到后过来
抓住它们的故事。
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
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
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
247好课程 好老师 好服务
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客
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是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
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
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原书名不详,书中
文章作者也不知是谁,成书推断也并非一时。刘向编撰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
按 照 国 别 , 重 新 编 排 体 例 , 定 名 为 《 战 国 策 》。 全 书 共 三 十 三 卷 , 分 “ 东 周 ”“ 西
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