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六盘水华图为您提供2025年贵州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更多关于2025年六盘水事业单位试题请关注六盘水人事考试信息网/六盘水华图官方微信公众号,参加刷题、模考、领取时政资料。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
213. 对于我国古代地理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B.“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C.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D.“山东”的含义自古至今没有发生变化
214. “十三五”期间,我国完成防沙治沙任务一千多万公顷,不仅筑起了生态屏障,也
39好课程 好老师 好服务
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下列选项中,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正确的有几项:
①牧民为获取眼前利益,挖采中草药
②过度放牧,草地地表过度践踏
③全球变暖、降水减少
④过度开采地下水
A.4项
B.3项
C.2项
D.1项
213.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
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这时,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还不是一个
准确的地理概念。至唐代和北宋时代,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被称作山东,到了唐
代末年,有人用山东专指齐鲁之地。到了金代,设置了山东东、西二路,山东才真正成为政
区名称。明代初期设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司。清朝初年,设置山东省,“山东”
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古人以左为东,故又称山东为“山左”。故“山东”的含义发生过变化。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江表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从中原地区看,地处长江之外,南方六朝都
泛称江表。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
自之辟民”,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洛阳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
区。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是因为两地受到太阳辐射影响不同。水南为阴,水北为阳,
是因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南岸比北岸更湿润。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阳光主要从南方照向北方,南坡为阳坡,南面能够得到
更多的太阳辐射,获取更多的热量。因此山南为阳,山北为阴。而同时河流受到地球自转偏
向力影响,河流在流动时会向右岸偏移,而中国大部分河流都是东西流向,河南岸(右岸)
容易受到河水的冲击、侵蚀,形成南湿北干的情形。因此水北为阳、水南为阴。C项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14.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
第二步,土地沙化,是指由于土壤侵蚀,表土失去细粒(粉粒、黏粒)而逐渐沙质化,
或由于流沙(泥沙)入侵,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现象。其成因包含:①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会加剧沙化;②开荒;③滥挖滥伐;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①项:近些年来,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西北地区大规模滥挖发菜、干草和麻黄等野生中
药材的事件时有发生,中药草的滥挖容易造成土地沙化。①项正确,当选。
②项:西北地区超载过牧日趋严重,过渡放牧造成了对草地地表的过度践踏,草原地表
土壤结构破坏严重,经风吹蚀,大量出现风蚀缺口,牲畜放牧越多的草地,土壤裸露的也越
多,形成的荒漠化面积也越大。②项正确,当选。
③项:有关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温度的显著升高,我国沙
化土地集中分布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
大、最为干旱的地带。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加剧了该区气候和土壤的干旱化。③项正确,当
选。
④项:西部地区农业灌溉比重大,农业、林业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导致水资源需求量增
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特别是造成下游地区水资源匮乏。加之该区对地下水的持续超采
利用,导致西部地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土地沙化加重。④项正确,当选。
故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正确的有4项.
因此,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