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试题资料

首页 > 事业单位 > 试题资料

2025贵州事业单位备考试题: ( )是欧亚大陆主要江河的发源地

未知 | 2025-06-27 15:54

收藏

  【导读】六盘水华图为您提供2025年贵州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更多关于2025年六盘水事业单位试题请关注六盘水人事考试信息网/六盘水华图官方微信公众号,参加刷题、模考、领取时政资料。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

  127. ( )是欧亚大陆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

  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际河流均发源于此。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28. 胡焕庸是中国著名地理学家。他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被称

  之为胡焕庸线,一直为国内外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胡焕庸线北起黑龙江漠河、南至云南腾冲

  B.胡焕庸线不仅是人口界线,同时也是一条中国生态环境线

  C.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格局的分界线

  D.胡焕庸线以西有游牧民族粗犷豪迈的风情,以东有农耕文明的景象

  127. 【答案】B

  108好课程 好老师 好服务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是欧亚大陆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

  流经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际河流均发源于此。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

  亚洲几十亿人民的生命源泉,曾孕育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现代文明得以为继和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

  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

  范围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总面积64万平方

  千米,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也是世界上水

  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A项排除。

  C项: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西起横断山、哀牢山,东到

  武陵山、雪峰山、东南至越城岭,北至长江南岸的大娄山,南到桂、滇边境的山岭,为亚热

  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

  落水洞、漏斗、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受金沙

  江、元江、南盘江、北盘江、乌江、沅江及柳江等河流切割,地形较破碎,多断层湖泊。C

  项排除。

  D项: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

  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东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

  有“瀚海”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牧场之一。D项排除。

  128.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

  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

  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北起黑龙江省黑河,一路向着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而漠河

  市,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端的县级行政区。A项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新时、牛文元等学者提出中国存在一个自东北

  向西南延伸的生态环境过渡带(或称脆弱带),在过渡带上表现出独特的生态脆弱性。1995

  109好课程 好老师 好服务

  年,王铮、张丕远等学者陆续撰文论证了生态环境脆弱带基本沿胡焕庸线分布的情况。因此

  胡焕庸线不仅是人口界线,同时为一条中国生态环境界线,即在胡焕庸线附近,滑坡、泥石

  流等地貌灾害分布集中;中段是包含黄土高原在内的重点产沙区,黄河的泥沙多源于此。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格局的分界线,其东侧分布着我国96%

  的人口,西侧只分布着4%的人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侧人口只增加了2%,东侧仍

  居住着94%的人口,且经济差距更悬殊。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胡焕庸线以西是唐代边塞诗描写的景象,那里是游牧民族粗犷、豪迈、辽远的风

  情;以东则是农耕文明主流的小巧玲珑、秀美细腻和略显局促的景象。D项正确,不符合题

  意,排除。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